請選擇您要閱讀的語言 / Website translation.

節制仁愛之心,幫助人以分享抵擋過度供給的物欲時代

/zen(本文發表於2010/1 iYung雜誌。雜誌已經出刊,可向中信月刊索取紙版或PDF電子版)

iPhone第四代開賣以來,在全球各地引爆一波換機潮,不少人漏夜排隊,砸大錢換購最新款手機,只為了那些為不足道的功能更新,而且明明自己的手機才買沒多久,還好用得不得了,就功能上來說,根本沒更換新機的必要。

似乎完全沒有人認為,蘋果每年推出一款新版本的手機有什麼不對?出了喜歡的新手機就買,有什麼不對?甚至認為,手機就是要不斷汰舊換新,才能跟上時尚潮流,才是一個擁有生活品味與風格美學的潮人。

不!正確來說,不只是手機,食衣住行育樂,舉凡生活中的每一件吃的、用的、穿的,人們對風格美學的追求,都遠遠勝過了使用功能。買新衣服不再是為了保暖,而是為了跟上流行。凡事都應該跟上時尚潮流,不然就遜掉了。


然而,你知道嗎?

服裝在過去的農業社會,可是「耐久財」,一件好的衣服可以傳好幾代人,只要稍微修改就可以再穿。到了今天,別說服裝已經走上兩周換季一次,一年換季26次,就連家具、家電、汽車、房子等過去被認為是「耐久財」的產品,全都已經變成季節性產品,每年都要換季出清、汰舊換新。

人們消費,不再是為了求生存,而是為了過生活,且將生活過得更美好。

於是,衣櫃裡堆滿了不穿的衣服,卻還直喊少一件衣服,抽屜裡堆滿了過時的手機、相機、電玩,但是一有新款上市,又急著跑去買。我們的住地方漸漸成了倉庫,每個月辛苦賺來的錢總是存不住,甚至負債累累,花花世界每天推陳出新的美麗商品,有好多我都想要,儘管自己已經擁有很多。

行銷學裡有一個叫做「計劃性過時」的觀念,指的是商人利用廣告、流行時尚等各種手段,刺激消費者的購物欲望,讓欲望/想要變成生活必須,不斷地掏錢購買商家所推出的新產品,好賺走消費者口袋裡的金錢。現代人買進的每一樣商品,幾乎都是在買進商品背後代表的身分認同、符號美學的象徵意義,而不是為了商品的實用功能。

股東式資本主義制度要求企業,每年都得繳出比去年更漂亮的營業數字。然而,劃時代的革新產品沒那麼容易誕生,於是,商人們開始在外觀、包裝、分量上動手腳,每一件產品都能不斷推出新版本,再佐以華麗的廣告包裝,催眠消費者,刺激消費欲望,買了之後你的人生就會幸福美滿成功,引誘消費者掏錢購買。

殊不知,過度生產是為了刺激消費,賺取消費者口袋的金錢,而過度消費除了讓錢被企業賺走,房子變成倉庫外,地球上有限而寶貴的天然資源,正因為過度生產而加速耗盡,且工業生產的污染正大肆毀壞生態環境,大量排放二氧化碳與有毒廢棄物的後果,是災情越來越嚴重的全球暖化、極端氣候。

我們的世界之所以走上全球暖化極端氣候、生態崩解,文明面臨前所未有的困境,歸根究柢,都是因為陷入瘋狂消費的惡性循環。

更糟糕的是,買那麼多根本不需要的東西,根本沒辦法為我們帶來真正的快樂、平安!

誠如聖經所說,「人就算賺得全世界的財富,但卻賠上自己的性命,又有甚麼用?」美國前副總統高爾在其紀錄片電影不願面對的真相裡舉過一個生動的例子,他把地球和黃金放在天秤的兩端上去秤,告訴我們,沒了地球,賺再多的黃金有甚麼用?我們要活在哪裡來使用這些黃金?

面對過度供給的消費主義社會,各種溫馨的廣告與美麗的商品,聖靈果實中的「節制」之心,是人類抵擋屬世生活物質主義誘惑非常重要的美德,孔子和蘇格拉底也都認同「節制」的重要性。

生活在由廣告所堆砌而成的物質主義社會中,生命存在的意義只剩下賺錢來買東西,滿足一時的欲望,誤以為買越多東西,擁有越多物質享受,人生就越成功。傳播學者研究發現,今天的人活著的一天所接觸的訊息量,是古代人一輩子的總和。而我們所接觸的絕大多數訊息,都是在鼓勵我們買買買。

精神分析說,購物有助於舒緩焦慮,人只有無法在工作或人際關係上獲得滿足卻又想得到,只好寄託於消費購物(這也是為什麼廣告總是告訴你,買下XX產品,你就能變得美麗/自信/快樂…)。然而,真相是:購物也許能夠滿足一時的欲望,卻在購物完成後隨即落入虛空之中,一點都不會幸福。

想要超克不必要的物欲,不讓自己被物質所綑綁、奴役,活著不是只為了繳帳單和追逐流行商品,必須得鍛鍊「節制」之心。最好的鍛鍊方法,是擁有超越物質主義的價值觀,不讓消費主義將我們的人生化約為「消費者」。在世生活的我們,除了是購物的消費者,還是工作的生產者,國家的好公民,父母的好子女,朋友的好朋友,上帝忠心的僕人,我們是多面向的存有,購物不該是我們生命的核心價值,人與上帝,以及人與人之間的健康而不扭曲的關係的建立和維持,才是人活著的真正目的。

因此,恰恰好和我們所思所想的相反,成功人生不是拚命去賺取財富、累積物質、以購買滿足自我/欲望,而是倒空自己,離開富足,將自己生活必需以外的有餘部分,與比我們更需要的貧乏人分享,和上帝、世人與世界建立健康而穩定的關係。

去幫助物質生活上陷入困境,比我們更需要那些堆在家裡根本用不上的那些東西的人,讓自己成為一個樂意分享,給予和關懷的人,和其他生命交流的價值勝過累積自己的財富/物質,才能得到生命的真正平安與喜樂,才是真正的富足。

生命的真正滿足,不在物質的積累,而是去愛、去分享。當你對生活感到空虛、失望、難過、挫折時,不要定睛在自己過不去的難處上,走出去與人分享你的愛!就像狄更斯的小說《聖誕歡歌》裡的小氣財神史顧己,擁有萬貫家財卻一點都不開心,直到後來被朋友的鬼魂引導,懂得將財富和真正需要的人分享,從而變成一個真正富足的人。

放手,和真正需要的人分享,而不是一味的抓取、掌握,能幫助人鍛鍊節制的仁愛之心,能幫助你超克過度消費,從此不再被花花世界所誘惑!就個人面來說,能活得更輕省而更富足,就集體社會面來說,能壓制不必要的過度生產,對減緩地球暖化與天然資源的糟蹋做出寶貴的貢獻,還能幫助真正需要幫助的人,可謂多贏!何樂而不為?

-文章歡迎轉載,但請註明來源網站名稱和網址-
-文章內容或使用圖片若有侵權,請來信告知,老魚會儘快處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1.蔬食最美,歡迎多留言,即便是您的網站廣告。
2.需要和老魚交流,請勿使用匿名留言[可使用名稱/網址,名稱填自己名字,若無網址,請填E-mail]。
3.匿名攻訐、不相干之廣告適用於無條件刪去法,請多包函。
5.您可以使用一些 HTML 標記,如:
 <b>粗體</b>, <i>斜體</i>, <a href='網址'>描述文字</a>